香港鐵路大典 的方針與指引 |
---|
內容標準 |
編輯守則 中立觀點 可供查證 保障私隱 列明來源 尊重版權 日期條目內容收錄範圍 |
格式標準 |
編輯指南 路線資料模板系統 |
管理 |
刪除守則及標準 頁面保護方針 |
用戶相處態度 |
用戶頁使用指引 禮儀及文明 不要訴諸法律威脅 不要人身攻擊 |
用戶違規行為 |
破壞 用戶違反方針與封禁 |
解決分歧 |
共識 爭論的解決 避免常見錯誤 |
破壞是指以降低香港鐵路大典質量為目的而故意增刪或修改內容的行為,例如把正常內容替換成猥褻的、誹謗的、或者其他不相關的內容。
儘管有些善意的對香港鐵路大典的改進可能被誤導或被誤會,但它們絕不是破壞。即使是不懷好意的編輯,除非不可辯駁地顯露出惡意,否則一般不算破壞。舉例,偶爾加入個人意見的行為不算破壞,它只是沒有用,應被移除或修改。
破壞是違反香港鐵路大典方針的,任何人有權發現並處理破壞,如果你不能處理破壞,可以尋求他人幫助。
不是所有破壞都是顯眼的,亦不是所有大量的或有爭議的修改皆是破壞,在確認新數據或資料是否正確,或是善意動機下的錯誤,或是全然的破壞時需小心。
破壞類型
下面列出在香港鐵路大典得到共識,且最常見的破壞類型。
清空頁面
將已創建好的頁面完全刪除或將部分資料移除,有些人甚至會用一些褻瀆的言語將原來頁面覆蓋。
有意識的持久編輯戰
新用戶可能不知香港鐵路大典反對編輯戰,但當用戶被通知上述訊息後,亦堅持與別人打編輯戰,則屬「有意識」地破壞,編輯戰雙方均應受警告或封禁。「持久」一般指兩輪或以上的編輯戰。
惡意恢復已刪除之條目
恢復已被投票刪除之條目,且內容無改善,更甚者會以新的條目名稱作掩飾。
稚氣的破壞
將頁面變得空白一片、在文中加插塗鴉、或把某些內容替換為某些不知名的言語及粗言穢語。
無聊破壞
用戶有時候會創建一些笑話條目(壞笑話,bad jokes)或者用看似有道理的無聊東西取代或者擴充原內容。
鬼祟破壞
指那些很難被發現的破壞者。發佈假消息,改數據,細看才能發現的掉包和排版錯誤。
引人注目的破壞者
加入一些攻擊性文章,使用敵意帳號,和將文章改成笑話,引起其他人士關注。
用戶頁破壞
惡意修改或移動用戶頁。
模板破壞
把上述破壞信息加入模板。
移動頁面的破壞
用一些令人反感或毫無關係的名稱取代原來的頁面名稱,令其他人找不到該頁面。事實上,香港鐵路大典只容許作出超過25次修改的編輯者移動頁面,而且必須列出移動的原因。
破壞性重定向
將一些頁面重定向至一些令人反感的圖像或頁面,或重定向到一些錯誤的頁面。
破壞性連結
重寫頁面,使內裡的超連結看起來和原來的一樣,但連結至錯誤的版面。
移除警告模板
將警告性模板移除,以阻止管理員將有問題的版面及條目修改或者刪除。
破壞他人留言
擅自刪改別人在討論頁中有簽名的留言及評語,歪曲其意思。除了含有人身攻擊或侵權的討論留言我們需要將其刪除外,請尊重任何一位香港鐵路大典用戶在討論中的意見。
破壞正式方針
對不同意的香港鐵路大典方針內容不經過討論直接刪除或者改動。但是,對方針正常的文字修改不是破壞。
侵權性破壞
將明知有版權的內容加入香港鐵路大典,而違反香港鐵路大典版權方針的行為會視為破壞。但因為用戶可能不知道所添加的內容侵權或者不明了香港鐵路大典反對侵權的方針,所以只有當用戶被告知相關反對侵權方針內容之後仍重複侵權行為才是侵權性破壞。
廣告性破壞
在頁面中加入不適當的外部連結,例如其他網上論壇的連結、商業性或非商業性廣告,以達到自我宣傳的目的。
創建新用戶破壞
用一些令人反感的名字建立新用戶也被視為一種破壞,即使這用戶或許不會被使用。
大量增加社群負擔破壞
濫用投訴機制,大量提出刪除請求,但刪除原因空洞和重覆,且是非善意的(如提出刪除本網的重要條目),大量增加社群討論及處理之負擔。
濫用上載功能,上載不當或不合適的檔案
- 濫用上載功能,視之為私人的檔案寄存空間或相簿。
- 上載和條目內容完全無關、或涉及個人私隱的圖片、影音或其他檔案。
哪些不是破壞行為
下列事項不屬於破壞行為,儘管有時有人這樣認為。這些應當被區別對待,不應輕易以警告模板恫嚇對方,應在對方的對話頁善意提出:
新用戶的試驗
新用戶點擊「編輯本頁」按鈕看是否真的可以編輯頁面,於是寫入一些東西試驗。這不是破壞!與之相反,對這些人要熱情鼓勵,引導他們至沙盒,使他們能繼續練習。
學習維基的標記語言和格式
有些用戶需要一段時間學習標記語言和維基內容的格式,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可能進行一些試驗。與其將其歸入破壞行為,不如給他們一些積極的幫助,並引導他們閱讀輔助文章。
違反中立的觀點
我們很多人可能很難理解這一方針,即使很多有經驗的編輯者偶爾也會加入不適合中立觀點的內容。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被自己的信仰所蒙蔽著。儘管這很可悲,但這並不是破壞。
勇敢的編輯
編輯者經常為改進文章而對其做改頭換面的編輯,因為香港鐵路大典就是這樣鼓勵我們的。有時候一個人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撰寫的內容被徹底刪除或改寫,或者轉移到討論頁,很容易聯想到破壞,但這些編輯行為不是破壞。
固執己見
一些用戶不能同別人達成共識,甚至不顧其他所有人的反對頑固的進行編輯。這的確令人遺憾,但不是破壞行為。
騷擾或人身攻擊
香港鐵路大典有明確的不要人身攻擊的方針,而騷擾其他香港鐵路大典的用戶也是不允許的。儘管有些騷擾行為是破壞,例如破壞用戶頁或在條目內加入人身攻擊其他用戶的內容,但有些騷擾行為卻不一定是破壞。
不可預料
有的人用一種不尋常的編輯方法,也不算是破壞。例如有人擴充即食麵條目,可是在總結裡寫「媽媽說吃即食麵是不好的,所以大家也要少吃」之類的,不能看作是古怪的破壞,只是新手。要努力告訴他正確地總結方法,不要全部恢復,不要打擊。
處理破壞
處理破壞的程序
- 一般而言,請先小心確認對方真的是破壞,抑或只是不小心做了不是破壞之行為,如是後者,請不要執行下列程序。
- 修復破壞。
- 先留下警告訊息在破壞者的討論頁面(按程度而用不同的模板),不要忘記在警告消息後簽名(使用 --~~~~)。
- 如果破壞者在被警告後仍然繼續的話,請在「對管理員的意見和建議」通告板頁面通知管理員。管理員可按照封禁方針對其封禁。
- 管理員在用戶被封禁後,在其用戶對話頁上留下通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