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大典

因應MediaWiki系統近期的升級,有部分界面及功能可能會出現相容問題,我們正在嘗試修復當中,如發現本網有其他問題,請向我們匯報以便跟進,謝謝。

了解更多

香港鐵路大典
Sardine

「沙甸魚」的例子(輕鐵505綫

Crowedtrainat1011

「沙甸魚」的例子車內(輕鐵705綫

沙甸魚,在鐵路界最常是指車廂十分擠逼。這詞的由來是將沙甸魚(食品)塞在細小的罐頭內,比喻大量乘客塞在狹小的車廂內,動彈不得,常見於日本鐵路系統。其反義詞為拍烏蠅

在香港,出現「迫沙甸」的原因一般是班次不足或失準、發生意外、大規模遊行開始前[1][2][3]、部分大型公眾活動舉行期間,或惡劣天氣(尤其是天文台發出8號或以上颱風訊號後一段短時間,乘客們多數是搭乘鐵路列車回家);一些鐵路綫亦會因運行車卡數目減少而令有關現象惡化,如東鐵綫為配合過海段通車改用9卡車取代原有12卡車行走後,出現更嚴重的擠逼情況,情況甚至會在頭等車廂出現。日本則因車種較多而經常出現。

由於多數鐵路車輛的車門同時為上落客用,車廂乘客分佈較巴士平均,擁擠時亦然,故習慣使用「沙甸魚」形容。但由於巴士的乘客分佈不同,乘客主要聚集在車門附近的企位,故常用「頂閘」一詞形容擠逼。

真沙甸[]

真沙甸指列車乘客數目已達或超越最高載客量,已沒有空間讓乘客上車。出現原因有很多:

  • 部分輕鐵路綫只有一條路綫能直接來往兩地,令大量乘客使用,沙甸魚問題因此出現(例如507)。
  • 暑假,部分輕鐵路綫採用星期六的時間表,班次較平日為疏落,令每班車乘客數目大幅增加(例如751)。
  • 途徑某一個人口大的地區的鐵路綫較其他交通工具優勝,吸引大量乘客乘搭(例如將軍澳綫

而事實上絕大部分路綫均有機會出現沙甸魚情況。

影響[]

正面
  • 對鐵路公司而言,填滿一個車卡可以符合成本效益,節省能源和人手。
負面
  • 行走彎位較多的鐵路線會較易因「爆車」引致安全問題(例如較易出軌)。
  • 長時間乘搭擠迫的列車對身心可能有負面影響。
  • 較容易發生罪惡(例如行劫、非禮等)。
  • 上下客時間更長及列車關門時容易夾物需重啟車門,令班次更易延誤,令此問題惡化,以及加長乘客車程。

處理方法[]

  • 地下鐵路曾在1988年至1993年實施地下鐵路繁忙時間附加費
  • 1994年開始逐步為市區綫進行第一次更新訊號系統工程(Westinghouse Block Work→Alstom SACEM[4]2016年底開始逐步進行第二次更新訊號系統工程(Alstom/Siemens SACEM→Thales SelTrac CBTC[5],以提高行車效率。
  • 購買更多車卡來加密班次:例如港鐵在2012年尾新購入的中國長春製列車觀塘綫加強班次。
  • 提升每列列車載客量:例如港鐵在2013年尾購入36個新車卡進行擴編用,供西鐵綫馬鞍山綫增加載客量。而九鐵曾在1990年代未把黃頭列車翻新,列車佈局由原來以座位為主改為以企位為主。
  • 車站處理:利用月台助理呼籲乘客不要強行在人多的車卡上車,以免變成真沙甸。
  • 區間車繁忙時間加入區間車來疏導某個客量較大路段的乘客。
  • 以其他交通服務輔助:運輸署為紓緩地下鐵路「彌敦道走廊」擠迫情況,要求專營巴士公司開辦多條繁忙時間路線,如九巴230X242X線、過海隧巴300680線等,分流客量;亦同時保留了不少與鐵路重叠且需求甚高的路線,如九巴26線,以及城巴110線、新巴2號線、過海隧巴102104112171606等。近期亦有不少往來有鐵路網絡覆蓋地方之間的新線開辦,以免轉車方式吸引乘客選用,藉此舒緩鐵路人流擠迫的情況,如過海隧巴930X682線、城巴8P18X、九巴290系列路線等。同時,渡海小輪服務縱使與鐵路大幅重叠,但為避免地鐵過分擠逼及起分流乘客的效果而得以保留。

假沙甸[]

「假沙甸」是指列車尚有空間供乘客登車,但車內乘客只擠逼在車門附近,不肯走入車廂其他部份,令月台候車乘客無法登車的情況。這個情況常見於輕鐵較短途的路線,部份乘客因只坐數個車站,為求方便,他們不會走入車廂中間,只站在車門附近,令車門附近十分擠逼,造成「假沙甸」。

影響[]

令部分中途站的乘客未能登車,導致乘客需要等下一班車,等候時間或會因而增加。

處理方法[]

  • 車站助理會在繁忙時間見到一架「假沙甸」列車會叫上了車的乘客走入車廂中間,令其他乘客可以上車。
  • 車廂會有廣播呼籲乘客盡量行入車廂中間。

特別例子[]

  • 1988年的香港地鐵荃灣綫,片中[6]可見月台助理需要以人手協助列車車門關上。
  • 2007年帕布襲港,8號風球開始懸掛後,有大量的人潮使用地鐵回家,片中的是[7]荃灣綫,多次關門都不成功。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