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馬綫一期 Tuen Ma Line Phase 1 | |
路線資訊 | |
路綫代碼 | TML |
起點站 | 烏溪沙站↔啟德站 |
路綫長度 | 17 公里 |
車站數目 | 12 |
營運資訊 | |
通車日期 | 2004年12月21日 |
行車時間 | 28 分鐘 |
目前營辦商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過往營辦商 | 九廣鐵路公司 (2004年至2007年) |
目前派車廠 | 大圍車廠 |
主要用車 | 港鐵近畿川崎列車 港鐵屯馬綫中國製列車 |
技術資料 | |
軌距 | 1435 毫米 |
電化模式 | 25000V 交流電 |
交流電頻率 | 50Hz |
訊號系統 | SelTrac CBTC |
閉塞方式 | 移動閉塞及無線訊號系統 |
最高速度限制 | 每小時 120 公里 |
屯馬綫一期地形路綫圖 |
屯馬綫一期(Tuen Ma Line Phase 1)是港鐵其中一條重鐵路綫,由新界沙田區烏溪沙站經大圍站,通往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站。其中烏溪沙至大圍一段亦即原有「馬鞍山綫」(Ma On Shan Line),而大圍至啟德一段則為沙田至中環綫第一期路段,於2020年2月14日通車,兩段合稱「屯馬綫一期」。
在路綫圖上,屯馬綫一期採用啡色為代表顏色。
目錄
歷史
馬鞍山鐵路 / 馬鞍山綫
政府於1994年發表《鐵路發展策略》,建議展開三項優先鐵路計劃,包括地鐵將軍澳綫、九廣西鐵以及馬鞍山鐵路(連同尖沙咀支綫)。馬鞍山鐵路對改善馬鞍山一帶交通和促進該區進一步發展至為重要;而尖沙咀支綫則會提供多一個交匯站,方便乘客轉乘地下鐵路,對馬鞍山鐵路順利運作是不可或缺的。兩條鐵路可互相補足,除了為新界東北居民提供直達九龍市區的交通工具外,也紓緩九龍塘地鐵/九鐵交匯站,以及地鐵彌敦道走廊各站的擠迫情況。
1998年9月,行政會議決定邀請九鐵公司就馬鞍山鐵路與尖沙咀支綫計劃進行詳細策劃和設計工作,並在1999年擬定工程項目協議。根據《鐵路條例》規定,政府分別在同年3月26日和4月30日在憲報公布馬鐵和尖沙咀支綫的鐵路方案。選取的馬鐵路線基本上位於政府在沙田及馬鞍山預留作鐵路發展的用地上,主要為城門河以東一帶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之集體運輸服務,因此大部分車站會建於有關屋苑附近,方便居民徒步前往。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2000年5月26日,批准從資本投資基金撥出85億元,以股本方式注資給九廣鐵路公司,以興建馬鐵和尖沙咀支線。隨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根據《鐵路條例》批准馬鐵和尖沙咀支線的鐵路方案,有關批准方案的公告在2000年10月27日刊憲。
九廣鐵路公司於2001年2月12日在大圍站舉行馬鞍山鐵路動土儀式[1],全長11.4公里的馬鐵會於大圍站接駁現有東鐵,由馬鞍山前往九龍的乘客只需往對面月台轉乘東鐵。因此,馬鐵工程包括擴建和改善大圍站,提供橫過月台的通道以方便乘客轉車之餘,亦確保大圍站有足夠容量可同時應付東鐵和馬鞍山鐵路的乘客。
全綫9個車站已於2003年年初平頂,高架橋裝嵌工程緊接於4月完成。全新大圍站車站大堂亦於12月24日開放予市民使用,擴建部分備有與西鐵相同的新款出入閘機及售票機;東鐵乘客改用新大堂,而原有車站大堂則進行改建以配合馬鐵啟用。
九廣鐵路公司於2004年12月21日在東鐵大圍站舉行馬鞍山鐵路啟用典禮,主禮嘉賓包括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九鐵主席田北辰、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新鐵路工程高級總監李鏡權及運輸高級總監李殷泰等[2],慶祝馬鐵正式通車,成為九廣東鐵其中一條支綫。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港鐵全面接管馬鞍山鐵路,並改稱馬鞍山綫。
沙田至中環綫
早於1970年代,當局已規劃由鑽石山以南穿越九龍城的鐵路綫,當時稱為東九龍綫,但因為不同原因而暫緩興建。直至政府在2000年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建議興建沙田至中環綫。
經過多年規劃過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12年3月27日根據《鐵路條例》授權進行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計劃。大圍至紅磡段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將馬鞍山綫從大圍伸延至紅磡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提供更直接和方便的鐵路服務。長達56公里的屯馬綫更將成為全港最長的鐵路綫。
沙中綫大圍至紅磡段原定2015年通車,先延遲至2018年,再受宋皇臺站古蹟發現影響押後至2019年中,通車目標日期及後因應紅磡站結構問題而一再延期。
屯馬綫一期
為了讓市民能盡早使用新建成的鐵路,政府認為有必要局部啟用「大圍至紅磡段」。港鐵公司經過多個月來的研究,並充分考慮安全和其他營運可行性因素後,港鐵建議而政府亦同意先行啟用顯徑站、鑽石山站擴建部分及啟德站三個新車站。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019年7月18日宣布,港鐵沙中綫顯徑、鑽石山、啟德三個新車站以2020年首季為啟用目標,由烏溪沙站至啟德站的鐵路正式稱為「屯馬綫一期」(Tuen Ma Line Phase 1)[3],以方便顯徑及啟德居民使用新的鐵路服務,並於2019年10月28日開始試營運。
港鐵與九鐵在2020年2月11日就屯馬綫一期簽訂補充服務經營權協議,對屯馬綫一期通車後的營運安排作出規限,為期兩年。為了使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能賺取商業回報,九鐵每年向港鐵支付定額款項,在經營權有效期內總值4.65億港元。[4]
屯馬綫一期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正式通車,港鐵當日安排特別列車(用車為D397/D398)於清晨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前往烏溪沙站;而烏溪沙往啟德方向則按正常服務時間開出(5時38分;用車為D413/D414)。同時,啟德站D出口亦在清晨5時20分率先開放予市民使用。[5][6][7]
路綫簡介
屯馬綫一期主要服務沙田區(馬鞍山及城門河東岸)及啟德發展區居民,以及經大圍站轉車來往九龍東的市民。烏溪沙至顯徑段採用架空設計,顯徑至啟德段為地底路段,當中顯徑至鑽石山之間最高可以120km/h行駛。此路綫是港鐵網絡中唯一採用右上左落(靠右行駛)的路綫。[8]
此路綫前身的馬鞍山綫是港鐵唯一沒有隧道的路綫,也是第一條全綫售賣智能車票的前九鐵路綫。當時由於車站距離短,而且主要服務沿綫屋邨或屋苑,所以又被戲稱為「街坊鐵路」。
兩鐵合併後,九廣東鐵及九廣西鐵分別改稱東鐵綫及西鐵綫,部分人誤將馬鞍山鐵路稱為馬鐵綫。港鐵向乘客派發的單張中,把馬鞍山綫稱為馬鐵綫,例如在2009年8月出版的港鐵車站指南中查詢電話部分,經網民指正後才於新版更改錯誤。
大圍至啟德段通車後,昔日「街坊鐵路」升級成跨區重型鐵路,往返大圍站及鑽石山站的乘車時間由17分鐘大幅縮減至約9分鐘,為往返沙田區(馬鞍山及城門河東岸)與九龍東沿綫各站的乘客提供更大方便,亦可分流乘搭東鐵綫前往九龍東及香港東的乘客,有助紓緩現時東鐵綫最擠逼的大圍至九龍塘段。
車站
檢 • 論 • 編 | 屯馬綫一期路綫 | ||||||||||||||||||||||||
|
馬鞍山鐵路通車時,車公廟至烏溪沙站所有月台只可容納五至六卡列車,其中四卡為服務區域,並預留結構供日後擴建。
根據月台頭尾兩端標貼顯示,以往此路綫定為上行往烏溪沙、下行往大圍,而月台編號單數為下行,雙數為上行,有別於其他路綫。
由2019年10月13日起,往大圍方向改為上行,往烏溪沙則改為下行,配合屯馬綫全綫通車後統一行車方向。[9]
屯馬綫一期各站 | |||||||
---|---|---|---|---|---|---|---|
上行 | 車站名稱及套色 | 車站代碼 | 上行月台 | 下行月台 | 路綫轉乘 | 啟用日期 | |
啟德 Kai Tak | KAT | 2 | 2020年2月14日 | ||||
鑽石山 Diamond Hill | DIH | 3 | 4 | 觀塘綫 | [DIH] | ||
顯徑 Hin Keng | HIK | 1 | 2 | ||||
大圍 Tai Wai | TAW | 3 | 4 | 東鐵綫 | 2004年12月21日 | [TAW] | |
車公廟 Che Kung Temple | CKT | 1 | 2 | ||||
沙田圍 Sha Tin Wai | STW | 1 | 2 | ||||
第一城 City One | CIO | 1 | 2 | ||||
石門 Shek Mun | SHM | 1 | 2 | ||||
大水坑 Tai Shui Hang | TSH | 1 | 2 | ||||
恆安 Heng On | HEO | 1 | 2 | ||||
馬鞍山 Ma On Shan | MOS | 1 | 2 | ||||
烏溪沙 Wu Kai Sha | WKS | 1/2 | |||||
下行 | 車站名稱及套色 | 車站代碼 | 上行月台 | 下行月台 | 路綫轉乘 | 啟用日期 | |
註釋 | |||||||
車站月台改善工程
受惠於沙田至中環綫工程及配合日後屯馬綫全面以8卡列車運作,港鐵於2012年12月起為馬鞍山綫各站進行延長月台及頂蓋等改善工程。[10]港鐵亦決定為馬鞍山綫全綫車站月台加裝月台閘門,並於2014年11月動工。
因應8卡列車測試訊號系統,全綫延伸月台已於2016年11月20日開放,從而統一列車停車位置,一律停靠月台前端。首兩列8卡列車於2017年1月15日正式投入服務,同年12月24日起全面使用8卡列車行駛。[11]
月台閘門方面,大圍站加裝工程已於2016年2月完成,其餘車站包括馬鞍山及烏溪沙站加裝工程已於2017年12月完成,較預期早一年。[12][13]
用車
現時屯馬綫一期共使用19列列車,包括14列中國製列車及5列近畿川崎列車。前者由港鐵公司擁有,後者則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使用。
馬鞍山鐵路在2004年通車時,以18列4卡列車營運。為配合九龍南綫啟用後的客量增長,九鐵於2007年將2列SP1950由馬鐵調往西鐵,與部分全新KRS991列車組合成2列7卡列車,並於2008年在西鐵綫投入服務。
為配合沙中綫,馬鞍山綫於2017年逐步增加至8卡營運,首列8卡列車(D359/D360)乃改裝自馬鞍山綫SP1950列車(D519/D520)[14][15],並連同另一列前東鐵綫列車(D209/D211)組成的8卡列車(D361/D362)在1月15日投入服務,首列全新8卡中國製列車(D397/D398)則於3月12日投入服務。
港鐵12月24日宣布馬鞍山綫全綫以8卡列車行駛,實際上最後兩列4卡SP1950(D511/D512及D531/D532)在12月20日早上後再沒有提供服務。僅餘的6列4卡列車亦已於同年12月28日至2018年4月10日期間,調往八鄉車廠進行重編工程。[16]
|
廣播
於2015年11月22日,馬鞍山綫SP1950列車(D505/D506、D523/D524)率先換上港鐵聲帶,更換後整列列車可算是完全港鐵化[17],其後所有列車陸續換上港鐵格式廣播。
各站的列車抵站廣播亦於2016年8月起隨更換乘客資訊顯示屏而進行港鐵化。為配合混合車隊營運,廣播曾於2017年1月15日至12月23日期間再更換為附帶列車車廂數量提示的版本。[18]
為配合屯馬綫一期通車,所有列車已加入新車站的廣播,而大圍至烏溪沙各站及終點站廣播也獲重新錄製。[19]
車務
列車班次
現時屯馬綫一期班次、營運列車數目及使用車序如下:
班次(以分鐘計) | 營運列車數目 | 車序 | |
---|---|---|---|
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段 | 3.5 | 17 | 01-17 |
星期一至五日間非繁忙時段 | 7.0 | 9 | 01-09 |
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段 | 4.0 | 15 | 01-09、18-23 |
星期一至五晚上8時至11時 | 7.0 | 10 | 02、05、08-09、18-23 |
星期一至五晚上11時後 | 6.5 | 10 | 02、05、08-09、18-23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日間 | 7.0 | 9 | 01-09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晚上11時後 | 6.5 | 10 | 01-10 |
- 如當日須通宵營運,車序將會增加60(01-23→61-83)。
列車服務時間
屯馬綫一期上行(往啟德方向)頭班車由烏溪沙開出,下行(往烏溪沙方向)頭班車分別由啟德及大圍開出。
頭班車
上車站 | 往啟德 | 往烏溪沙 |
---|---|---|
啟德 | 終點站 | 06:12 |
鑽石山 | 06:05 | 06:14 |
顯徑 | 06:00 | 06:18 |
大圍 | 05:58 | 05:40 |
車公廟 | 05:56 | 05:42 |
沙田圍 | 05:53 | 05:44 |
第一城 | 05:51 | 05:46 |
石門 | 05:49 | 05:48 |
大水坑 | 05:45 | 05:52 |
恆安 | 05:43 | 05:54 |
馬鞍山 | 05:41 | 05:56 |
烏溪沙 | 05:38 | 終點站 |
粗體表示該班車從該車站開始載客 |
尾班車
屯馬綫一期上行往啟德的尾班車開出過後,列車以大圍為終點站,下行則一律以烏溪沙為終點站,而最後兩班車均由大圍開出。
上車站 | 往啟德 | 往大圍 | 往烏溪沙 |
---|---|---|---|
啟德 | 終點站 | 00:44 | |
鑽石山 | 00:41 | 00:46 | |
顯徑 | 00:36 | 00:51 | |
大圍 | 00:33 | 終點站 | 01:05 |
車公廟 | 00:31 | 00:57 | 01:07 |
沙田圍 | 00:29 | 00:54 | 01:09 |
第一城 | 00:27 | 00:52 | 01:12 |
石門 | 00:25 | 00:50 | 01:14 |
大水坑 | 00:21 | 00:46 | 01:18 |
恆安 | 00:19 | 00:44 | 01:20 |
馬鞍山 | 00:17 | 00:42 | 01:22 |
烏溪沙 | 00:14 | 00:39 | 終點站 |
粗體表示該班車從該車站開始載客 |
收費
收費備註 |
---|
|
使用狀況
根據2019年立法會文件顯示,2018年最繁忙路段載客率為29%(每平方米6人計算)或41%(每平方米4人計算)。[20]
屯馬綫一期開通後,截至2020年3月13日為止,首月每天平均約有近38,000人次使用顯徑及啟德兩個新車站,而繁忙時段經鑽石山站轉乘觀塘綫約有5,000人次。[21]
未來發展
本條目或章節是關於未來的建設或計劃。 它可能包含推測的性質的訊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
沙田至中環綫
屯馬綫(Tuen Ma Line),前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是沙中綫第一期項目,把現時西鐵綫紅磡站向東伸延,經新建的沙中綫(大圍至紅磡段),連接原有馬鞍山綫。沙中綫大圍至啟德段已經在2020年2月14日通車,將馬鞍山綫伸延至啟德站,並更名為「屯馬綫一期」。屯馬綫全綫預計在2021年通車。
檢 • 論 • 編 | 屯馬綫路綫(興建中,預計2021年通車) | |||||||||||||||||||||||||||||||||||||||||||||||||||||||||||
|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馬鞍山鐵路動土 九鐵月刊「策力」詳細報道,九鐵新聞稿,2001年3月14日
- ↑ 財政司司長今天主持馬鐵啟用典禮,九鐵新聞稿,2004年12月21日
- ↑ 沙中線明年首季局部通車,政府新聞網,2019年7月18日
- ↑ 港鐵公司獲得屯馬綫一期營運及服務經營權及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港鐵新聞稿編號零零九/二零,2020年2月11日
- ↑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433345/%E5%B1%AF%E9%A6%AC%E7%B7%9A-%E6%83%85%E4%BA%BA%E7%AF%80%E9%80%9A%E8%BB%8A%E6%B8%AF%E9%90%B5%E8%A8%AD%E7%89%B9%E5%88%A5%E5%88%97%E8%BB%8A-%E6%97%A9%E4%B8%8A5%E6%99%8245%E5%88%86%E5%95%9F%E5%BE%B7%E7%AB%99%E9%96%8B%E5%87%BA
- ↑ http://www.mtr.com.hk/archive/corporate/en/press_release/PR-20-011-C.pdf
- ↑ http://www.mtr.com.hk/archive/corporate/en/press_release/PR-20-012-C.pdf
- ↑ 觀塘綫油麻地站至何文田站之間路段也採用右上左落之模式行走。
- ↑ 鐵流 Railic,Facebook
- ↑ 沙中綫馬鞍山綫車站月台改善工程
- ↑ 馬鐵八卡列車啟用 有乘客讚指示清晰 有乘客指不便盼統一車卡,明報,2017年1月15日
- ↑ 東鐵綫及馬鞍山綫加裝自動月台閘門
- ↑ 港鐵新聞稿:馬鞍山綫自動月台閘門安裝工程 伸延至大圍站月台營運範圍,2015年7月21日
- ↑ [1]
- ↑ [2]
- ↑ 鐵流 Railic,Facebook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PeRBevQ6o
- ↑ https://soundcloud.com/mtrupdate/the-4-car-and-8-car-trains-are-arriving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H5eMuNUgY
- ↑ 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九至二零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局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第 9 節會議),立法會,第198頁。
- ↑ 立法會二題:沙田至中環線,2020年3月18日
外部連結
- 港鐵網站:屯馬綫一期
- 九廣鐵路公司:馬鞍山鐵路(2002年10月存檔)
港鐵路綫列表 | |
---|---|
重鐵市區綫 | |
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重鐵) | |
高速鐵路 | |
索道系統 | |
輕鐵系統 | |
興建中路綫 | |
建議中路綫 | |
九廣鐵路已停用路綫 | |
地下鐵路歷史計劃路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