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大典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5行: 第15行:
 
|map=[http://www.mtr.com.hk/jplanner/images/maps/two.pdf 港鐵網站]
 
|map=[http://www.mtr.com.hk/jplanner/images/maps/two.pdf 港鐵網站]
 
|colour=泥黃色
 
|colour=泥黃色
|calligraphy=有,在站月台
+
|calligraphy=有,在站月台
 
|theme=牡丹花/香港鐵路博物館
 
|theme=牡丹花/香港鐵路博物館
 
|line=[[1989年|1989]][[5月9日|0509]]:[[九廣鐵路(英段)]]<br>[[1996年|1996]]:{{九廣東鐵}}<br>[[2007年|2007]][[12月2日|1202]]:{{東鐵綫}}<br>{{南北綫}}通車後:{{南北綫}}
 
|line=[[1989年|1989]][[5月9日|0509]]:[[九廣鐵路(英段)]]<br>[[1996年|1996]]:{{九廣東鐵}}<br>[[2007年|2007]][[12月2日|1202]]:{{東鐵綫}}<br>{{南北綫}}通車後:{{南北綫}}

於 2015年1月30日 (五) 19:39 的修訂

TWO Handwriting(2014)

太和站車站指南書法字

Two theme

太和站月台佈置

太和站Tai Wo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的其中一個車站,位於大埔區林村河北岸的太和邨,建於寶雅路旁邊,與太和廣場共構,是一個架空車站。

此站是九廣鐵路電氣化後新設的車站之一,於1989年配合太和邨入伙而通車,是目前東鐵綫唯一位處公共屋邨內的車站,也是其中一個沒有任何連接街道出口的車站[6]

車站樓層及設施分布

結構及設施

行人天橋 行人天橋 行人天橋連接太和廣場及月台
出口 B出口、客務中心

大堂及月台
太和廣場:大堂、A出口、客務中心
洗手間、MTR Shops、自動售賣機、自動櫃員機

1號月台:東鐵綫羅湖落馬洲方向(左邊車門)→
Rail2
Rail2
2號月台:東鐵綫紅磡方向(左邊車門)

商店及服務

本站設有9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車站出口

MTR Exit Logo smallMTR Exit blankMTR Exit AMTR Exit blank - 太和廣場

  • 太和廣場、神召會康樂中學、佛教長霞淨院、香港鐵路博物館、錦石新村、文武廟、帝欣苑、寶雅苑、大埔花園、大埔頭水圍村、太和邨、太和體育館

MTR Exit Logo smallMTR Exit blankMTR Exit BMTR Exit blank - 太和邨

  • 太和邨、佛教大光慈航中學、迦密聖道中學、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翠怡花園、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太湖花園、大埔政府合署、大埔官立小學、大埔三育中學、大埔運動場、大埔游泳池
太和站月台全景圖
太和站月台全景圖

緊急接駁

本站的港鐵免費接駁巴士站設於太和總站,乘客可用A出口前往。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港鐵服務中斷期間提供,詳情可留意港鐵的公告。

其他交通工具資料可瀏覽本站的乘車應變錦囊

鄰接車站

東鐵綫路綫
落馬洲
 
金鐘 會展 紅磡 旺角東 九龍塘 大圍 沙田 火炭 大學 大埔墟 太和 粉嶺 上水
 
 
馬場 羅湖

歷史及未來發展

規劃興建

政府在1980年代中葉落實在林村河北面的土地興建公共屋邨,提供九千個居住單位,當時預料1988年至1989年中分期完成。

有見及此,九鐵董事局在1985年中決定於該邨內興建一個新車站,亦即現在的太和站,惟當時「太和邨」尚未定名,因此暫名為「大埔北車站」(Tai Po North Station)。當時九鐵預料新車站將在1988年底落成,耗資約港幣5,000萬元興建,大部份土木工程由房屋署的承建商負責,站內設置「各種現代化的客運設施」,如自動電梯、出入閘機、自動售票機和傷殘人士專用的升降機。[7]

該車站最終在1986年8月動工興建。[8]

落成通車

隨著港府將該公共屋邨命名為「太和邨」,大埔北車站亦在通車前定名為「太和車站」(Tai Wo Station)。車站建造工程後於1989年年初竣工,同年5月9日正式啟用,服務當時正逐步入伙的太和邨及寶雅苑的居民。

啟用當日,九鐵曾舉行簡單的切燒豬儀式,由該公司總經理喬沛德(Peter Quick)及鐵路總監麥富誠(Ian McPherson)主持;正式的九廣鐵路太和車站啟用典禮則在同年6月29日在站內舉行,由喬沛德、麥富誠、九鐵主席霍士傑(H M G Forsgate)偕同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鍾逸傑爵士(Sir David Akers-Jones)、運輸司梁文建、大埔署理政務專員周淑貞、大埔區議會主席何容生及大埔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鄧佩達剪綵,替太和車站正式揭幕。

當時站內設有四部自動售票機及八部出入閘機,通車的首個月每日乘客量約為三千人。[8]

覆蓋車站

太和車站通車初期採開放式設計,但由於太和車站建於屋邨之內,列車運作的聲浪影響邨民日常作息,因此九鐵在1993年批出「太和火車站噪音緩解措施」工程合約予新福港集團[9],在車站外加建一個厚度約100毫米的強化玻璃纖維混凝土全密封式保護罩,消減15-20分貝的行車噪音[10]。工程在1995年完成,自此車站結構被該保護罩包裹。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九廣鐵路公司把於KCR-icon九廣西鐵通車前興建的本地線車站名稱以「車站」作結尾。
  2. 2.0 2.1 2.2 2.3 2.4 2.5 KCR-icon九廣東鐵2007年8月15日增設了落馬洲支綫,並調整了KCR-icon九廣東鐵整體的班次,這可能會令KCR-icon九廣東鐵車站的服務時間和列車服務時間有所改變,因此http://images2.wikia.nocookie.net/hk-rail/zh/images/e/ee/Time_table_before_KSL.pdf#page=75所示的資料只是準確在2007年8月15日或以後。
  3. 從http://images2.wikia.nocookie.net/hk-rail/zh/images/e/ee/Time_table_before_KSL.pdf#page=75和http://www.mtr.com.hk/jplanner/images/timetables/two.pdf得知車站服務時間無論是九龍南綫通車前及九龍南綫通車後都完全沒有改變。
  4. 從http://images2.wikia.nocookie.net/hk-rail/zh/images/e/ee/Time_table_before_KSL.pdf#page=75和http://www.mtr.com.hk/jplanner/images/timetables/two.pdf得知列車服務時間無論是九龍南綫通車前及九龍南綫通車後都完全沒有改變。
  5. 商店數目以單一店鋪計算,並不包括銀行及自助服務,亦不包括空置鋪位。
  6. 其餘的包括馬鞍山站馬場站機場站博覽館站
  7. 〈大埔將興建新車站〉,載《鐵路之聲》第十四期(香港:九廣鐵路公司公共關係處),1985年6月。
  8. 8.0 8.1 〈太和車站投入服務〉,載《鐵路之聲》第三十八期(香港:九廣鐵路公司公共關係處),1989年6月。
  9. 新福港 - 土木工程及樓宇建設 - 焦點工程 - 太和火車站噪音緩解措施,連結中的合約竣工日期為錯誤,應為英文版所述的1995年。
  10. 環境保護署 - 香港舒緩交通噪音的屏障及建築設計

連結

Crystal Clear mimetype image
更多與此條目有關之圖片照片有關資料載於下列圖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