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大典

因應MediaWiki系統近期的升級,有部分界面及功能可能會出現相容問題,我們正在嘗試修復當中,如發現本網有其他問題,請向我們匯報以便跟進,謝謝。

了解更多

香港鐵路大典

地下鐵路1988年5月至1993年間實施繁忙時間附加費,以減低彌敦道沿綫各站該時段每小時負荷75,000人的安全水平。

後來東區海底隧道鐵路(即當時的觀塘綫)通車,改用東隧過海乘客漸多,彌敦道沿綫客量下降,附加費制度在1993年取消。

詳情[]

  • 地鐵稱之為「非牟利」,因為前後時段會同期提供相反優惠予乘客。
  • 平日08:00至09:00時入閘的車程適用。
  • 對象只適用於成人與高齡通用儲值票使用者,不適用於單程票
  • 首班車至08:00或09:00至09:30時入閘者享有相等金額的優惠。
  • 1992年,該附加費及優惠為$0.8,即在附加費時段與優惠時段的儲值票車費相差$1.6。
  • 適用於荃灣油麻地觀塘,往佐敦上環銅鑼灣的車程。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啟用後,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站不再適用
  • 在附加費時段入閘,閘機會顯示「繁忙時間」字樣。
  • 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啟用。為了鼓勵乘客使用該路綫,在鰂魚涌站轉車通道裝設了15台核票機,乘客將車票插入核票機,就會享有票價優惠。

其他[]

當年為舒緩地下鐵路荃灣綫彌敦道一段的負荷,運輸署曾要求巴士公司開辦多條路線編號為3字頭的晨早特快過海專線。其中過海隧巴300線便曾以「九巴繁忙時間附減費,好嘢!」作招徠,諷刺地下鐵路同期的繁忙時間附加費。

地鐵實行繁忙時間附加費,最終導致政府早年限制巴士路線開辦的公共交通協調政策被逼放寬。

註釋、參考資料及連結[]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