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九鐵路綫車站內的Ascom售票機
(此圖攝於沙田站)
單程票售票機(Single Journey Ticket Issuing Machine或Ticket Vending Machine,簡稱TIM/TVM)是港鐵車站內其中一種設備,供乘客以輔幣或鈔票購買單程票乘車。
新一代港鐵車站內的組件會設計成為車站建築一部分,令車站整體環境在視覺上更為協調、整潔及美觀。全新售票機將採用更美觀外型,亦注重功能的設計,替代國際上普遍使用的傳統不鏽鋼外觀。
目錄
分類
前九鐵

電氣化初期九鐵的售票機
- 1982年:九廣鐵路於電氣化初期引入自動收費系統。當時的售票機只有3個目的地車站按鍵,而每部售票機的目的地車站按鍵亦不一樣,故此乘客在購票前需先售票機上的指示,然後到相關售票機購買車票,而部份售票機亦會發售來回票。如要購買小童、學生及頭等車票,須前往售票處購買。乘客必須自備輔幣才能購買車票(亦可利用輔幣找換機兌換硬幣),因為當時的售票機是無找續功能的。
- 年份不詳(1987年後):九鐵改裝旗下售票機。使所有售票機可購買所有目的地車站的車票(羅湖站除外),並設定將每部售票機只能售賣一款種類單程票(分別是普通等單程、小童/高齡普通等單程及頭等單程)。如要購買往來羅湖站車程之車票,須前往售票處購買。
- 1993年:九鐵引入另一款直立式售票機。這款售票機可購買所有目的地車站的車票及多款種類單程票,乘客需按下目的地車站名稱旁的按鈕及車票種類按鈕購票,這款售票機亦會接受鈔票付款及設有找續功能。
- 2003年:九鐵為配合簡化車票種類,斥資1600萬購入新款Ascom輕觸式售票機於東鐵使用,並將舊有分類售票的售票機取締,使東鐵的總售票機數量由當時128部減至85部。[1]此款售票機於西鐵及馬鐵通車後亦有於各站裝設。
- 2007年11月:為配合兩鐵合併,所有東鐵車站內的舊式直立式售票機被換走。並由Ascom輕觸式售票機取代。
前地鐵
- 1979年:地下鐵路於通車初期已開始運用自動收費系統。當時不同車費需要不同的單程車票,而每部售票機只售賣一款面值之單程車票(初期有6款,後來增至8款)[2],故此乘客在購票前需先查閱收費圖,然後到相關售票機購買車票。乘客必須自備輔幣才能購買車票,因為當時的售票機不設找續功能,亦可利用輔幣找換機兌換硬幣。
- 1986年:港島綫通車,車費系統亦漸趨複雜。第3套單程車票在該年推出,而當年的8款單程車票已簡化為1款,同一售票機亦能發售所有面額的車票。
- 1996年5月1日:地鐵引入輕觸式售票機,並於當日起在上環及灣仔兩站試用,隨後更擴展至所有車站。該款型號設有找續功能,部份機器能以鈔票付款。該款型號一直沿用至今。[3]
輕鐵
輕鐵天瑞站1991年第2代售票機,現已全面停用
輕鐵經歷三代單程票售票機。1988年輕便鐵路通車時,第1代售票機亦投入運作,由瑞士Autelca製造,體積為1740×760×320mm,共有215台。1990年,輕鐵修改售票機軟件,使售票機出票速度提高25%。
第2代售票機於1991年引入,由美國Cubic Western Data製造,體積為1800×800×350mm,共有162台。
兩鐵合併後,陸續停用第2代售票機及拆卸,部分更換回第1代售票機。現時,售票機每分鐘可印製四張車票。[4]
由2014年12月20日起,全綫68個車站的單程票售票機,已陸續改換為全新售票增值機。[5]
2020年,大棠路站出現了與售票增值機相似的第3代售票機,該等售票機的大型輕觸式螢幕被換成按鈕控制的小螢幕,與前兩代單程票售票機一樣只能根據收費區域購票。[6]其後多個車站均設置第3代售票機,售票增值機則陸續停用。
港鐵
- 前地鐵路綫車站之輕觸式單程票售票機(Single Journey Ticket Issuing Machine,簡稱TIM),由瑞士伯恩Ascom Autelca AG製造,於1996年引入。
- 前九鐵路綫車站之輕觸式售票機(Ticket Vending Machine,簡稱TVM),由瑞士伯恩Ascom Autelca AG製造,約於2003年引入。
所有市區綫車站售票機均發售成人單程票及特惠單程票,而東鐵綫沿綫各站售票機亦發售頭等單程票。如需於東鐵綫以外車站購買頭等單程票,可到客務中心購買。
馬場站不設售票機,乘客如需使用單程票由馬場站前往其他車站,需於去程時購買多一張單程車票,否則回程時需於客務中心排隊購票。
- 2014年第4季
- 2017年12月16日:港鐵推行試驗計劃,將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部分售票機升級,以支援微信支付、WeChatPayHK、支付寶、支付寶HK四種電子錢包,乘客可掃描流動裝置上的QR Code購買車票。[9]
- 2018年2月16日:試驗計劃逐步擴展至尖沙咀站、尖東站、沙田站、旺角東站和銅鑼灣站。[10]由於QR Code掃描器只可與前九鐵的售票機配合,因此尖沙咀站和銅鑼灣站有關售票更換成前九鐵款式。同年9月起,柯士甸站部份售票機亦接受微信支付/支付寶購票。
- 2018年12月20日:尖東站一部微信支付/支付寶的售票機增設聲控購票功能,乘客能以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來操作。
- 2020年:九龍站及東涌站分別加設兩部接受微信支付/支付寶購票的前九鐵款式售票機。上水站部份售票機亦被改裝。
使用方法
現時港鐵市區綫、機場快綫之售票機及輕鐵售票機均配置輕觸式屏幕,乘客可點按所需按鈕選擇項目。
部分前地鐵市區線售票機及前九鐵所有售票機都接受以紙幣付款,前九鐵的售票機亦接受港幣50元及100元鈔票(100元鈔票只適用於購買總值港幣50元或以上的車票)。而絕大部份前地鐵市區線之紙幣售票機均只接受單張10元(紫色,政府發行)或20元鈔票,只有部份繁忙車站設有接受50元/100元鈔票或多於一張紙幣之售票機,而該等售票機之紙幣投口均有黃色貼紙標示。(要注意的是該等售票機不接受找贖超過20元之紙幣,即總金額達30元或以上才接受50元紙幣,總金額達80元或以上才接受100元紙幣,如此類推)
機場快綫所有售票機均接受硬幣及10/20/50/100元鈔票。持500元或1000元鈔票的乘客需往客務中心購買。
市區綫售票機
- 輕觸式售票機
- 先於售票機上的輕觸式路綫圖上選定目的地車站,在該站的站點位置輕觸一下
- 再於售票機的屏幕上選定所需的單程票種類及數目
- 確定螢幕上所顯示已選擇之目的地及車費,再依照螢幕上顯示放入輔幣或紙幣
- 於售票機下方的凹槽領取單程票及找續款項。
- 附有數字鍵之售票機(適合視障人士及其他有需要人士使用)
- 附有數字鍵之售票機設有輕觸路綫圖及數字鍵輸入兩種模式。關於使用輕觸路綫圖模式,請參閱上節。
- 如使用數字鍵輸入功能,請以數字鍵輸入該站的車站號碼。有關車站號碼可在本典條目港鐵車站代號查閱。
- 售票機將會播出「目的地車站名稱,成人車票請按1,特惠車票請按2」的錄音,依照錄音指示輸入所需資料。
- 再用數字鍵選定所需的單程票種類及數目,然後放入輔幣或鈔票。
- 於售票機下方的凹槽領取單程票及找續款項(只設硬幣找續)。
輕鐵售票機
- 先在輕觸式液晶屏幕上選擇「單程票」,然後再在屏幕選擇目的地收費區或車站。
- 如需購多張(最多10張成人車票及10張特惠車票)車票,在屏幕選擇「多張」。
- 投入應繳的輔幣(除1角硬幣及2角硬幣外其他所有面額的貨幣,惟最多可投入15枚硬幣)或10元(紫色,政府發行)、20元、50元或100元鈔票(100元鈔票僅適用於總金額達50元或以上)。
- 於售票機下方的凹槽領取單程票及找續款項(此款售票機能以鈔票找續)。
機場快綫售票機
- 先在輕觸式液晶屏幕上選擇目的地,然後選擇票種(單程或即日來回)及車票數目(最多3張成人車票及3張小童車票)。
- 投入應繳的輔幣(除1角硬幣及2角硬幣外其他所有面額的貨幣)或10元(紫色,政府發行)、20元、50元或100元鈔票。
- 於售票機下方的凹槽領取單程票及找續款項(只設硬幣找續)。
圖集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港鐵票務 | |
---|---|
一般車票 | |
儲值車票 | |
日票與月票 | |
推廣車票 | |
特別車票 | |
遊客車票 | |
紀念車票 | (請參見港鐵紀念車票列表) |
已易名車票 | |
已停用車票 | |
車費優惠 | |
票務設施 | |
參見:可加可減機制.港鐵票務.東鐵綫票務.輕鐵票務.逃票及避票 |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九鐵2003年3月新聞稿 - 九廣東鐵三月三日推出全新單程車票
- ↑ Youtube:幾分鐘的約會 - 陳百強,於1:55-2:10可見當時每部售票機只售賣一款面值之單程車票。
- ↑ HKiTalk - 12按鈕售票機三只
- ↑ 輕之鐵人:開放式收費系統
- ↑ 港鐵網站:輕鐵新機登場!
- ↑ 輕鐵售票機改裝 取消增值功能,螢幕縮水、不再是輕觸式,hkitalk.net
- ↑ 港鐵新車站 建洗手間,星島日報(Yahoo!新聞),2012年1月10日。(存檔)
- ↑ 「用心聽‧用心做」計劃 全面加強輕鐵班次、人手、設施、資訊,港鐵公司,2014年3月25日。
- ↑ [1]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