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大典

因應MediaWiki系統近期的升級,有部分界面及功能可能會出現相容問題,我們正在嘗試修復當中,如發現本網有其他問題,請向我們匯報以便跟進,謝謝。

了解更多

香港鐵路大典


已停辦的京九直通車城際直通車其中一條路綫,來往北京西火車站及香港紅磡站

歷史[]

背景[]

1990年,有報章引述九鐵發言人表示北京方面尚未與其接觸,就籌建在1997年通車、來往九龍鐵路構思進行研究,並沒有特别意向,是當時仍言之尚早;他續指有意設立可增加載客量或提供更多服務的構思,惟視乎本身能夠提供足夠條件或相應設施配合[1]

1995年10月,中國鐵路部副部長孫永福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京九鐵路北京至阜陽一段已鋪設雙軌,但南方段由向塘以南的路基已鋪設单綫路軌,一年輸送量為2000萬噸;估計於1996年底投入服務,屆時可大幅紓緩當時只靠北京廣州段鐵路的壓力,已京九綫將在羅湖接駁香港的九廣铁路,因此對香港有重大好處。九鐵主席兼行政總裁夏啓宏稱京九綫可以為香港帶來更大好處,而通車初期會接駁九廣鐵路,惟仍有能力應付增加的運輸署但長遠而言,西北鐵路才是能應付起來;路政署總工程師(鐵路)麥齊光則指當時尚未收到通車後運輸量的具體資料,惟預計最初的數年,當時的九鐵仍可應付增加的流量[2]

1996年7月,隨著香港主權即將移交中國,往來兩地的需求增加,中國鐵道局遂提出開辦京九直通車的建議,並與九鐵商談,及後於同年12月簽署《北京—九龍直通旅客列車辦法》。1997年3月26日,國務院迅速批准時任鐵道部長韓杼濱簽發的《關於開行北京、上海—九龍直通旅客列車有關問題的請示》,並下達批示要求全力以赴,確保在主權移交之前開辦,最終在5月18日投入服務。

往後服務沿革[]

  • 1998年10月1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二次大提速,車次改為K97/98次。
  • 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三次大提速,京九直通車由快速列車升級為特快列車,車次改為T97/98次,全程時間縮短到約28小時[3]
  • 2003年10月2日:為配合北京西站設置邊境檢查站及海關,所有跨境乘客需要在北京西站辦理出入境手續,且不能在任何中途站上落車。
  • 2020年1月30日:為防範新型肺炎在本港社區的傳播,滬九直通車暫停服務直至另行通知,期間所有班次均只以廣州東站為終點站。
  • 2024年6月15日城際直通車改為由高鐵臥鋪行駛,北京及上海各一對,「城際直通車」正式完成歷史任務[4]

車站[]

京九直通車車站列表
站名 位置 綫路 備注
北京西 北京局 北京市豐台區 京廣
鄭州 鄭州局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 僅限11-19節列車上落客
武昌 武漢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
長沙 廣州局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
廣州東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第11-19節列車起點、終點,不會過境
過境旅客不能上落車
紅磡(香港紅磡)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香港九龍油尖旺區

車次[]

全綫列車均使用一組車次:Z97(往香港紅磡)/ Z98(往北京西);而此綫使用廣州局集團的25T型客車。

車務運作[]

機車交路[]

京九直通車全程有至少一次的機車交路安排,來往上海及廣州東使用和諧3D或1D型電力機車牽引,而來往廣州東及香港紅磡則使用指定十部已裝設AWS信號系統的韶山8型電力機車牽引。

車廂[]

此綫結合跨境及國內服務,一方面服務往來北京及香港兩地的乘客,另一方面以特快方式服務往來北京及廣州的乘客,故此實施以下特別列車服務安排:

  • 1-10節車廂為過境列車,11-19節列車則只行走國內路段,兩部分的車組會在廣州東站脫離/結合;
  • 基於過境旅客已辦理出入境手續,故這些乘客不能在中途站上下車,但國內乘客則可;
  • 乘客不能在過境車卡及非過境車卡之間行走;
  • 北京西、鄭州、武昌、長沙及廣州東站的月台已劃分出過境列車停靠位置(屬口岸管理區),乘客不能在這兩個空間往來。若該車不開往香港就不適用。

班次[]

相關條目[]

香港航空交通大典條目
香港航空交通大典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建京港新鐵路九鐵未獲知會〉,《華僑日報》,1990年8月1日。
  2. 〈京九鐵路明年底通車大利香港〉,《明報》,1995年10月10日。
  3. 京九滬九不停廣州站〉,《文匯報》(存檔)。
  4. 高速鐵路(香港段)首次引進臥鋪列車連接京滬 為往來香港與北京、上海及沿途站點旅客提供升級鐵路選項〉,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新聞稿編號零三三/二四,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