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或章節是關於未來的建設或計劃。 它可能包含推測的性質的訊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
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是一項建議中的鐵路,最初由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1年10月12日發表的《2011至2012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1],後於2020年擱置,於2023年《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中再次提出。
歷史[]
第一次提出[]
政府提出「啟德發展計劃」,《啟德分區計劃大綱批准圖》亦將鐵路為本的環保運輸系統,包括定軌列車,列為可能會興建的設施,目的是減少新發展區內的車輛流量。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09年12月展開有關擬議環保連接系統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經公眾諮詢蒐集見後,該項研究建議採用高架單軌鐵路系統作為環保連接系統,以港鐵九龍灣站為起點,穿越啟德發展區後,取道橫跨觀塘避風塘的新建觀塘連接橋,然後與港鐵觀塘站連接。
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11年10月12日發表《2011至2012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啟德發展計劃」其中一個項目--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2年初至2014年初展開「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初步可行性研究」,就一條9公里長、共12個車站的高架單軌鐵路連接系統進行了兩個階段公眾諮詢。公眾普遍歡迎透過擬議環保連接系統加強啟德發展區、九龍灣和觀塘一帶的連繫。然而,有公眾關注系統的走綫和覆蓋範圍,以及對觀塘避風塘的影響。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5年10月展開詳細可行性研究,以評估何種環保公共交通模式最適合作為環保連接系統。是項研究分兩階段進行,已完成的首階段研究在評估各種環保交通模式後,建議了最適合加強九龍東連繫的兩種高架交通模式(即旅客捷運系統和單軌鐵路)。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9年7月向觀塘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提交「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項目匯報。土木工程拓展署就「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提出三個工程難度[2]:
- 由於觀塘是舊區,道路比較狹窄,原來系統的走線將在跑道末端經開源道連接觀塘站。如選用高架系統走線,將未能符合《消防安全 (建築物 )條例》的要求,即未能達到消防拯救工作時所需要的空間要求。
- 原來走線將在九龍灣行動區跨越現有觀塘道及觀塘綫,連接九龍灣站。當中涉及建造一段跨道大而彎的高架系統,有關工程將極具挑戰性。
- 原來走線將 在跑道末端連接開源道, 並在開源道或偉業街擬建一個車站 。該走線涉及建設一條連接橋跨越現有觀塘避風塘, 因而需要按《保護海港條例》 的規定作出適當處理。 另外走線伸延到觀塘時,需要跨越現有觀塘繞道,當中涉及複雜的技術挑戰。
第一次擱置[]
2020年11月2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報告研究建議在區內推展「多元組合」模式的連接系統,比單一的基建更為有效和可取,包括在區內新增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發展自動行人道網絡串連啟德前跑道區及九龍灣行動區和牛頭角站、打造貫通啟德發展區內海濱長廊和休憩用地的行人與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建造高架園景平台連接觀塘站,以及在啟德發展區設置水上的士站,這意味著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計劃被正式擱置[3]。
2021年1月,政府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表示擬議連接系統詳細可行性研究的結果顯示,在九龍東建造單元高架模式的連接系統,尤其在部分已發展的地區,涉及多項複雜的技術挑戰,包括擬議連接系統難以在區內狹窄的道路空間和人多車多的環境下(如觀塘開源道)有效率地建造;於跨越觀塘繞道和觀塘綫高架橋上空建造連接系統期間,難以確保道路和鐵路交通的運作與安全不受影響;以及擬議系統走線途經開源道難以符合法定消防通道要求等。研究結果亦顯示面對多項複雜技術挑戰的情況下,倘若在區內建造高架模式的系統,其建造和運作成本將會十分高昂,並非可持續和可取的選項[4]。
第二次提出[]
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
2023年12月12日,運輸及房屋局公布《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當中再次提出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但規模遠比第一次提出時小。這次提出的路綫全長約3.5公里,以高架模式運行,連接啟德前跑道區的郵輪碼頭、前跑道區住宅帶、都會公園、啟德體育園及港鐵啟德站,並不會服務九龍灣及觀塘。視乎最終採用的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預計由啟德郵輪碼頭至港鐵啟德站的車程約為10分鐘。相關計劃會於2026年就項目工程進行招標,期望於2027年批出合約。
2024年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4年10月1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稱通過創新的推展方式及建造方法,目標啟德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較原先估計提早3年落成,啟德與東九龍綫項目原本料2034至2038年內落成,因此預計啟德項目最快也要2031年才可完工,甚至有機會2035年才落成,即要等至少7至11年[5]。
路綫[]
第一次提出[]
「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將會是一條架空單軌鐵路,建議走綫以港鐵觀塘站附近的開源道為起點,經觀塘碼頭及新建的橋樑跨越觀塘避風塘,進入原啟德機場跑道南端(原31跑道,即啟德跑道公園附近)、停機坪及九龍灣商貿區,經宏光道並以港鐵九龍灣站為終站。路綫全長9公里,設有12個車站,其中一個將會連接屯馬綫啟德站,令市民便捷地往返九龍灣、啟德與觀塘三地[6]。
第二次提出[]
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最新走線,全長約3.5公里,設5個車站,包括港鐵啟德站、啟德體育園站、都會公園站、前跑道區住宅帶站及啟德郵輪碼頭站。
用車及車廠[]
第一次提出[]
每列列車將會有兩個車廂,合共可載客250人。而車廠將設於啟德行動區內一幅6公頃的政府土地,初步計劃上蓋物業可作為娛樂、商業、酒店或服務式住宅用途,合共提供5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以2010價格計算,整個系統造價估計120億,預計於2023年落成。
圖集[]
第一次提出構想圖[]
外部鏈結[]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2011至2012年度施政報告》(起動九龍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1年10月14日。
- ↑ 〈觀塘區議會 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 「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觀塘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27/2019號,土木工程拓展處,2019年7月。
- ↑ 《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發展環保交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詳細可行性研究 的結果和建議〉,立法會CB(1)447/20-21(05)號文件,發展局、土木工程處,2021年1月。
- ↑ 〈施政報告2024|啟德運輸系統有望早3年落成 但預料仍須等至少7年〉,《香港01》,2024年10月16日。
- ↑ 〈九龍東120億建單軌列車〉,《星島日報》,2011年10月14日。
|